《大運揚州——琴鶴同鳴》演出劇照
8月28日晚,江蘇藝術基金2022年度資助項目旋轉舞臺,由揚州運河文投集團、揚州市文化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出品,揚州市歌舞劇院創(chuàng)排演出的沉浸式大型音樂舞蹈詩《大運揚州——琴鶴同鳴》在揚州運河大劇院盛大演出。在這場演出中,精彩的劇情,華美的舞美,驚艷的特效,都讓觀眾們嘆為觀止。本報專訪《大運揚州——琴鶴同鳴》導演、國家一級導演、北京舞蹈學院副教授、“文華導演獎”獲得者靳苗苗,全面解讀這部劇的臺前幕后。
琴鶴組合
一部劇呈現(xiàn)心中的精致?lián)P州
“自古以來,揚州都有很多的代名詞,歷史悠久、底蘊深厚、人杰地靈、富饒繁華,如果一定要選一個詞來代表揚州,我覺得是精致?!苯缑缗c揚州的緣分在幾年以前就已結下。2015年,引發(fā)巨大反響的揚州首部大型音樂舞蹈詩《千古風流》便是由靳苗苗出任總導演。
行走過無數(shù)的城市、編排過各種風格的節(jié)目,靳苗苗知道,每個城市都有獨屬于自己的特質,“揚州人對生活有著十分細膩、精致的追求,這種追求體現(xiàn)在吃穿住行的各個方面,它可以說是很有‘嚼勁’的一個城市,越品越有味道。如何才能夠將這種特質,呈現(xiàn)在舞臺之上,展現(xiàn)給更多的觀眾,讓更多的游客能夠通過一部劇品味到揚州的精致與從容。”
《大運揚州——琴鶴同鳴》是一部展現(xiàn)燦爛多姿傳統(tǒng)文化的作品,也是一部向世人生動傳達揚州城市氣質和精神內(nèi)涵的舞劇,用什么來貫穿全劇,的確很難。
有一次,靳苗苗聽到揚州青年作家劉品章的創(chuàng)意,用古琴來串聯(lián)揚州歷史如何?“我當時就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?!苯缑缯f,用古琴作為主線將一幕幕劇如珍珠般串聯(lián),這是一個絕妙的主意。古琴不僅是一種樂器,更蘊含著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的無窮密碼,可以更好地彰顯本劇想要傳達的主題。從形式上看,古琴作為音樂藝術,與舞蹈有著天然的契合,在表達故事和情感的同時,可以給人帶來完美的視覺聽覺享受。此外,這部劇中采用了Z時代流行的輕玄幻形式,也是一個很好的吸引觀眾的嘗試。
“鶴是良朋琴為伴”,古人一直認為鶴是高雅之物,可通仙意可通琴音,經(jīng)常在有琴聲的時候發(fā)現(xiàn)鶴在天空飛舞,文人也常常借用“琴鶴”來表達自己對生活的超脫情懷與向往。琴有了,鶴也必不可少,就這樣,古琴仙子與鶴靈少年的組合正式“出道”,靳苗苗介紹,“通過它們的足跡,所有的場景轉換、邏輯銜接就全部穿起來了,它就成為浪漫的,是可以想象的?!?/p>
全新編曲
原創(chuàng)音樂“流”進觀眾心里
作為一部音樂舞蹈詩,劇中風格、節(jié)奏各異的音樂是劇情發(fā)展和情緒渲染的關鍵,靳苗苗介紹,“這一次的音樂我們保留了《千古風流》中八怪的一段,其余音樂都是編曲老師重新編曲、創(chuàng)作,其中有對揚州民歌《拔根蘆柴花》的延續(xù),也有對《好一朵茉莉花》的融入,感染力很強。”
“第一次聽到這首歌的小樣時,內(nèi)心就浮現(xiàn)出了歌曲唱響時,應該是什么樣的一個場景?!苯缑缃榻B,本次為《大運揚州——琴鶴同鳴》創(chuàng)作的主題曲,采用了類似民謠的形式,在結尾處,像是娓娓道來一般,對觀眾們表達感謝,并邀請他們留在揚州,好好欣賞揚州的美。
表演接近尾聲,主題曲的旋律響起,舞臺緩緩旋轉,人物依次退場,漸漸地,月亮升起,琴鶴相會,舞臺再次轉過來,演員們有的坐在窗邊彈唱,有的在街上行走、吆喝,副歌《好一朵茉莉花》的旋律恰好響起,所有的演員唱響這首耳熟能詳?shù)母?,臺下的人也忍不住跟著哼唱……就在這一瞬間,靳苗苗濕了眼眶,“音樂是沒有界限的,我相信在那個瞬間,無論是什么年齡段,他來自哪里,都會被這一幕所感動,他可能都不知道自己置身何地,舞臺的恰當留白,讓觀眾們似乎和這座城市在交流,這個旋律,能一直流到他的心里去?!?/p>
舞臺設計
360度旋轉舞臺靈感來自餐桌
舞臺中間,有一個精致的微縮建筑,更像是揚州城市的濃縮體。里面有亭臺樓閣,里面有市井人家。這個建筑安放在一個直徑14米的旋轉圓盤上,可以實現(xiàn)360度旋轉。根據(jù)劇情的發(fā)展,每一次旋轉,都能呈現(xiàn)出一個側面的揚州?;蚴侨藖砣送臇|關古渡,或是叫賣往來的東關街,或是竹影叢叢的個園,或是莊嚴肅穆的大明寺……每一個角度,都用不同的視角,展示揚州一種風采。
“舞臺的設計靈感來自一次吃飯,當時桌上有一個小小的園林造型的裝飾,隨著桌面的旋轉,它在中間呈現(xiàn)出了不同的角度。我突發(fā)奇想,能不能把我們的舞臺也做成這樣的呢?”靳苗苗說,就這樣,一個緊湊、精巧、復雜的旋轉式微縮版建筑就設計制作出來了。這個舞臺無論是拆分成局部或是組合成一個整體,都具有不同的韻味,也成為演出中極為重要的表現(xiàn)載體。
圍繞著這個建筑的,還有后面三塊高十米的大屏,連接成環(huán)形,隨著劇情的發(fā)展,大屏上不斷播放著相應的畫面,讓整個舞臺融為一體,也擴展了鏡框式舞臺的局限性,讓觀眾和舞臺之間的藝術張力,得以無限伸展。整個舞臺,可謂變化無窮,令人目不暇接。
劇中的演出服摒棄了一片式、造型簡單的服裝,在色彩搭配、層次呈現(xiàn)上展現(xiàn)出恰到好處的美感,僅“揚州八怪”鄭板橋的服裝,便制作了3個不同的版本。裸眼3D的使用,現(xiàn)場觀眾如同騎在仙鶴背上,真正體驗了一把“騎鶴上揚州”。
靳苗苗說,雖然舞臺距離觀眾尚有一些距離,但是舞臺上的每一件道具都精致無比,“我們希望能夠通過這些滲透在演出中的每一個細節(jié),讓觀眾認真地看待這部劇,認真地了解揚州這座城市。”
全新“IP”
《大運揚州》成文旅融合代表性作品
從2015年引起轟動的《千古風流》到如今,7年過去了,靳苗苗帶著《大運揚州——琴鶴同鳴》再次挑戰(zhàn)用一種全新的方式展現(xiàn)揚州。
“更自由、更浪漫、更專業(yè)、更時尚。”靳苗苗認為,在借助了更為先進的技術手段的前提下,琴鶴同鳴通過更為專業(yè)化的表現(xiàn)、戲劇化的串聯(lián),讓整部劇的專業(yè)性與觀賞性兼具,“每一個舞段都是能夠與專業(yè)舞臺甚至是大賽水準相媲美的,我們在保證了專業(yè)性的同時,還保留了面向大眾審美的煙火氣,能讓觀眾們感覺到好聽、好看、好感動?!?/p>
在文旅融合發(fā)展加快推進的當下,靳苗苗認為,這部劇恰好就是文旅融合的代表性作品,她也希望,《大運揚州》能夠成為揚州的一個新“IP”,觀眾們通過一個小時左右的時間,感受到揚州的古今輝映與城市魅力,“《琴鶴同鳴》是《大運揚州》中的一個篇章,我也希望《大運揚州》這個系列能夠一直做下去,從更多的角度旋轉舞臺,發(fā)掘不同的內(nèi)涵,展現(xiàn)多樣多彩的揚州”。
記者 林倩雯 王鑫 肖為
攝影 孟德龍
新疆拓豐舞臺設備工程有限公司主要從事舞臺機械、舞臺幕布的生產(chǎn)安裝。其中舞臺機械包括:臺上機械、臺下機械、升降舞臺、伸縮舞臺、旋轉舞臺、活動假臺口、燈光吊籠、燈光吊片、對開幕布系統(tǒng)、電影銀幕架、升降系統(tǒng)、電動吊桿機、多層纏繞吊桿機、單點吊桿機、單層纏繞吊桿機、一次排繩臥式、立式滾筒式電動吊桿機、變頻調速拉幕機、電動對開拉幕機;阻燃舞臺幕布有:大幕、二幕、會幕、紗幕、天幕、橫側條幕等,是國內(nèi)較早規(guī)模較大的舞臺設備制造企業(yè)。